楊世濱: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好像集群,從全世界范圍,沒有想到哪個企業(yè)會有,但是大的集團進來以后有自己的產業(yè)鏈,中國會以集群的形式出去嗎?
王炬: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,有新的技術手段,真正靠傳統(tǒng)意義上走出去,我們也有這種市場,義烏的市場開始往外走,也是可以的。但是實際上光是這種傳統(tǒng)的,可能還不夠。
當然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特點,我們看到群體往外走,有很多東西都是互補的。
當然選什么市場,有不同的企業(yè)走得路不一樣。比如海爾80年代就開始走了,他進入的是先難后易。如果我的產品經過最嚴格的檢驗,經過這個洗禮,其他的就都可以做了。我能在美國站住腳,后面就行了。這是他的競爭力最核心的,可能有些市場不是這樣的。
楊世濱:剛才王博士也提到了關于海爾的案例,他也是選擇了美國這樣一個國家,也想就這個問題請教一下江會長,因為我們現(xiàn)在這些資本“走出去”,都是一些草根的企業(yè),或者民營的資本,他跟國家當中這些大型企業(yè)當中的,帶有戰(zhàn)略性和能源性的不一樣,他們是一種模式。從我們來說,投資也有類似的,或者相近的,比如說海爾選擇這個地方,我們現(xiàn)在這些企業(yè)家可能也會面臨這樣的情況,我們不會經受那么嚴重的審查,可能商會在這方面有很多的案例,您給我們做個分享,民營資本“走出去”的時候,考慮什么東西更可靠一點?
江輝:今天我是第二次上臺,我跟主辦方講,因為我坐在這個位子上討論這個話題不是很合適,我雖然是會長,但是我在這個行業(yè)干得時間不長,大家從我的簡歷中可以看出來,前20年都是在商務部機關工作的,更具體的說,都在國外,當過葡萄牙的商務參贊,我對紡織這塊的認識不如你們。
其二,我可以講講我自己的觀點,代表我個人,因為我給大家報告了,我工作了24年,其中有一半是在國外的,其實在國外是在駐外的使館,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中資企業(yè),所以我對中資企業(yè)“走出去”有著深刻的印象。
就從1991年開始,我在葡萄牙作為外交官管理中資企業(yè),那個時候給我感覺就是走一個死一個,而且去的時候聲勢浩大,最后慢慢都變成了夫妻店,跟體制有關系。有些專家講得很好,第一,沒有做好準備,沒有這方面的人才。第二,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,所以為此我就談一點體會,你很好的“走出去”必須有六方面的體會。
第一,誰能“走出去”,“走出去”的企業(yè)是在國內做得很好的企業(yè)才能走出去。
第二,人才,這非常重要。我是學的葡萄牙語,18歲就到葡萄牙留學,按道理我的葡語很好了,但是讓我出去搞工廠,一樣會倒逼,為什么呢?我不是搞工廠的人才,搞工廠不但要會外語,會法語,會財務,更重要的要會經營管理,在國內是財務人才,在國外不一定能搞工廠。
第三,去哪里。我剛才給大家匯報了,我在巴西和葡萄牙待過。
葡萄牙里面有一個滅火器廠,是天津人去投資的。其實這個滅火器廠是對方一個破產項目,人家不要的,負債累累,人家說燙手的山芋,投了100萬,談了三天,就決定基本上要這個項目了,我們作為商務處一再要這個企業(yè)小心,這個里面有很大的雷。但是企業(yè)說,不管是什么樣,我們都有錢。深層次的問題是,一個領導同志去訪問,簽這個項目,最后就扔那兒了。
第二個項目也是上海的紡織項目。同樣的是人家一個破產項目,有幾百個員工,這樣的項目一分錢不花給你,你拿到的時候還要小心,何況要付100萬。
2005年我去巴西看到的也是一樣。當時在圣保羅,有30家企業(yè),全部都是我說的這種情況,留守企業(yè),兩三個人。我離開巴西的時候,國家開始大舉在巴西投資,有中石化,中石油,但是我們的中小企業(yè)去那也同樣沒有太多的好處。
后來我到了紡織商會,帶著一些企業(yè)去那里,就是東南亞。我看到洪天祝的廠子,也去了申洲柬埔寨的廠子。
為什么東南亞可以發(fā)展?它一是和我們比較近,第二,文化理念比較相近,那些工人和我們理念是一樣的,而歐美和巴西這些地方,盡管是一塊沃土,資源豐富,但是不適合我們,適合其他人,比如說洪天祝,因為他是另類,我對他有深刻的了解。我們的企業(yè)最好還是到周邊去,無論是民情和文化,都和我們是一脈相承。
第四,抱團走。這是我一個夢,我一直向商務部呼吁,一定要把錢拿出來要讓紡織產業(yè)“走出去”。前期工作“三通一平”這些東西,包括征地收地都不是一個企業(yè)干的事,干起來特別困難,有專業(yè)的專家?guī)е闳ィ有就是他不騙人。今天上午聽了國家最高的陳健部長講到這個觀點了。
第五,要融入社會。我們的企業(yè)到外面去,我們的企業(yè)很多在國外不可能完全合規(guī),偷稅漏稅的現(xiàn)象也是有的,但是我還是覺得盡量的要合規(guī),要融入社會。我當參贊的時候,也會把人家從牢里救出來。另外,一個500人的企業(yè),如果你這個廠子133個人都是中國人,就會給當?shù)貛砗艽蟮穆闊晕彝饽俏黄髽I(yè)家說的,只有三個人是中國人,其他的全部本地化,這個才能好。最后,融入社會,有點錢的時候,最好給當?shù)鼐枰稽c錢。
最后是題外話了,很多企業(yè)到國外投資,我們甚至不知道,他在國外,為什么?他不求人,他認為當?shù)氐恼凸賳T不好,但是他最終還是出來了,為什么?因為出問題了。
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65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