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代美國市場內(nèi),A&F被譽為“世界上最棒的運動裝品牌”。CharlesLindbergh在1927年飛越大西洋(600558,股吧)的時候穿就是A&F外套。雖然撐過了經(jīng)濟大蕭條時期,但1977年集團終于宣布破產(chǎn),并被Oshman’sSportingGoods收購,可惜沒多久再度轉(zhuǎn)給TheLimitedBrand公司,直到現(xiàn)在。
通過品牌的發(fā)展路徑來看,這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品牌。不過,在MikeJeffries1992年加入A&F擔任CEO后,這個品牌重新煥發(fā)了生機。
成也美男,敗也美男
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消息是,時尚品牌A&F以及兄弟品牌 Hollister宣布,在今年7月后不再實行 “性感營銷”,也就是說,客人在這幾家品牌的開業(yè)儀式上,再也看不到半裸肌肉男了。一旦連“性感營銷”這個噱頭都沒有了,那么品牌還會有前途可言么?
曾經(jīng)在香港中國銀行(601988,股吧)任職的高小姐告訴我們,對香港中環(huán)A&F店開幕時的景象,她仍記憶猶新。“一票赤裸上身的肌肉男,齊刷刷地站在店門口供大家品頭論足,我們好幾個女同事都是得到消息趕過來看帥哥的。以前只知道有個大麋鹿標志的衣服很多人穿,這次開業(yè)才知道,原來就是A&F。”
A&F旗下的 Hollister三里屯開業(yè)當天,店門口以及店內(nèi)有幾十個來自不同國家、不同膚色的肌肉帥哥,他們赤裸上身,只穿著紅色沙灘褲,任由客人合照留念,并當即印出來給客人帶走。現(xiàn)場因為不斷涌入看熱鬧的客人,導致保安每次只允許幾人進入店內(nèi)。
在美國,幾乎所有年輕人都非常熟悉A&F性感營銷方式:第一,開業(yè)時請八塊腹肌的半裸男模助陣,笑瞇瞇的和客人合影,擁抱。第二,店面燈光幽暗,甚至看不清腳下的路,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A&F香水味。第三,A&F旗下品牌的售貨員“顏值”高于所有品牌平均值,因為公司信奉“漂亮的人會吸引更多漂亮的人”的原則。在Mike Jeffries接手的頭十年,A&F的確因為這種“性格營銷”手段打了個翻身仗,不僅門店數(shù)量翻了幾十倍,年銷售額也從5000萬美元的低點躍升至45億美元。
為了應聘香港Hollister sales,vivian按照朋友說的,穿著短褲、涼鞋、吊帶背心來到品牌總部,介紹她來面試的前輩告訴vivian,只要夠好看+英文好,其它幾乎沒有要求。Vivian回憶面試現(xiàn)場聚集了幾十個女孩子,最小的只有十六、七歲,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出頭,原本對自己充滿自信的vivian看到眼前“電影學院表演系”般的面試場景后,完全喪失信心。“結果當然沒有入選咯。不過,后來我去Hollister購物再被sales冷落,也沒那么生氣了,因為我知道這些女生都是年紀非常小,自視很高的大美女,沒有什么社會歷練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,她們當然不會理解為什么要把客人當‘上帝’去對待啦。”
其實,對于顧客的不良態(tài)度源于A&F最高管理者,在前首席執(zhí)行官Mike Jeffries掌舵時,曾經(jīng)對“為什么A&F不賣XL或XXL大碼女裝?”的質(zhì)疑給予了這樣的解釋:“對不起,我們不做胖女人的生意。”這一發(fā)言直接影響了品牌的口碑。
別忘了,漂亮的S號身材女孩說不定還有個XXL碼的親媽呢?
顯然,肌肉男和美女也無法阻擋市場萎縮的勢頭,Abercrombie的發(fā)言人Mackenzie Bruce表示,他們今年決定停止“性感營銷”,“鑒于品牌在經(jīng)歷一個大的變革時期,目前我們需要專注于產(chǎn)品、客戶體驗以及流行趨勢本身去實施改革。”肌肉男是看不到了,但不知道性感的sales美女們何時可以放下身段,提供熱忱的服務?
中國試水,慘遭窘境
《福布斯》曾在美國本土做過一次市場調(diào)查,發(fā)現(xiàn)有幾家品牌的經(jīng)營岌岌可危,甚至可能消失,其中就包含了Abercrombie&Fitch。這個創(chuàng)立于1892年美國紐約的百年品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。
A&F進入中國市場并不早,旗下品牌Hollister于 兩年前在北京開幕,目前內(nèi)地的門店數(shù)量只有9家。相較于其它美國時裝品牌,Hollister開店速度慢的原因,很大程度是因為價格過高。A&F及旗下所有品牌定位是青少年受眾,以2015年夏季最新款白色牛仔短褲為例,一條質(zhì)量、設計、面料中等水準的短褲售價為:469元RMB。這樣的定價,顯然不符合中國主流青少年的消費能力。而對于消費能力較強的成熟人群來說,簡單、這里的產(chǎn)品又不符合他們對品質(zhì)的需求。“尷尬”成了A&F及Hollister進入中國市場后的關鍵詞。
清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資深服裝設計師尤優(yōu)告訴我們,在她的觀察看來,A&F及旗下Hollister(由于abercrombie暫時沒有進入中國,因此不予評論)在設計上幾乎十幾年如一日,而且款式局限性很強,大多是衛(wèi)衣、T恤、牛仔褲、花色短裙……圖案幾乎只有品牌象征意味的麋鹿和海鷗。
早在二十年前,這樣的設計和大LOGO還能對市場產(chǎn)生一些影響,因為A&F集團強調(diào)“不改款、不降價”是因為要“體現(xiàn)的是尊榮和低調(diào)的奢華”。
遺憾的是,自從Forever21、H&M 等“快時尚”品牌出現(xiàn)后,加上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對線下銷售的沖擊,時尚生態(tài)發(fā)生了多樣性的變化,不斷創(chuàng)新的款式和低廉的價格,便捷的線上購買渠道,無不招攬著年輕消費者的“荷包”。
如果說Mike Jeffries的離開顯示出A&F對于改革的決心,那么決定不在衣服上印大logo,則是重新定位A&F品牌形象的一次新挑戰(zhàn)(這與Jeffries強調(diào)“高貴感”的初衷完全相悖)。當Jeffries 前腳踏出公司大門,A&F執(zhí)行副總裁LesleeK.Herro就迫不及待地向外界宣布了集團的最新戰(zhàn)略:“在除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,將會繼續(xù)打logo戰(zhàn),但在北美區(qū)公司將會完全‘去logo化’。”
時代更迭讓固守自我的傳統(tǒng)行業(yè)處于悲涼的境地,雖然Jeffries讓A&F靠logo火了二十多年,可惜這個時代就要結束了。畢竟,時裝零售業(yè)的命脈是產(chǎn)品和服務,只有抓住這兩條命脈,市場和口碑才能再次被喚醒。
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502056659號